慈孝文化大使郑培钦:以乐为媒引领更多人行慈行孝
慈孝文化大使郑培钦:以乐为媒引领更多人行慈行孝
慈孝是中华文明的伦理起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19日,记者从2021第七届慈孝文化节组委会获悉,国家一级演员、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郑培钦受聘为“2021慈孝文化大使”。9月22日,她将参与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七届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为“慈孝”发声,助力慈孝文化传承。
自2015年至今,中国新闻社与杭州灵隐寺已合作举办了六届慈孝文化节。从起初的深耕浙江,到立足海峡两岸,再到如今的面向全球华人,慈孝文化节已逐步演变成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李玉刚、齐豫、朱哲琴、何水法、赵雁君、赵文卓、叶璇、朱启南等知名人士曾受聘为慈孝文化大使,为传承大爱添砖加瓦。
因歌声高亢婉丽、气韵充沛,郑培钦被称为“江南百灵鸟”。在郑培钦看来,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孝文化的熏陶伴随着每个人的学习历程。“无论是《三字经》还是诗词歌赋,内容都与慈孝文化息息相关,我们从小便开始接受这样的熏陶。”
家庭氛围,则赋予了她更多慈孝文化的滋养。郑培钦认为,尊重父母,孝顺长辈都是再自然不过的行为。
将目光转到工作中,郑培钦同样秉持着为慈善公益助力的初心前行,坚持践行慈善公益已有20多年时间。她坦言,走上慈善道路主要来源于老师的带领。
如今,郑培钦经常会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学生们去参加公益活动,期望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他们自发践行慈善公益。“就像我的老师带领我一样,我带领着我的学生们,这就是一种慈孝文化的传承和接力。”
也许有不少人认为,践行慈善公益是一种单向的无私的付出。然而,郑培钦却并不这么想,“潜移默化中,我收获了比自己付出还要多的东西,那是一种心灵、精神上的回报。”而这也激励着她向好向善。
谈及此次受聘“慈孝文化大使”,郑培钦认为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鞭策,未来她将更积极、更好地为慈孝“发声”、为慈孝文化传承助力。
郑培钦表示,未来将联合学校里志同道合的老师们,带领着学生参与组织公益行动,例如关爱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演出。
此外,她还将在歌曲创作中加入“慈孝文化”元素,从艺术角度出发,以歌声为载体,传承慈孝文化,引领更多人加入到传承慈孝文化的队伍中来。
据悉,在往届的基础上,第七届慈孝文化节将创新慈孝文化的传播形式,举办“2021年度慈孝人物遴选”“‘让慈孝穿行杭州’——慈孝公交主题活动”“慈孝漫画纪念展”“慈孝养老论坛”“第七届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年度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等活动。
本届慈孝文化节将举行“慈孝养老”论坛。届时,相关专家学者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将齐聚杭州,以“慈孝养老的思考”为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据悉,第七届慈孝文化节期间,主办方将联动杭州历史最悠久的7路公交车,开展慈孝公交主题活动。活动将以“让座+慈孝”为导向宣传慈孝文化,呼吁大众礼貌让座,有礼乘车,让慈孝穿行杭州。
为让慈孝文化入脑入心,且被更多年轻人所接受,主办方还在杭州灵隐寺举办为期一月的慈孝漫画纪念展,营造知慈孝、行慈孝、扬慈孝的良好氛围。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主办,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海外联谊会、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和浙江民盟企业家联谊会承办,并得到了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和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完)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by the editor of this website for the purpose of transmitting more information. I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poi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For content,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send a letter to nh@nhibs.com。This website has the final right to interpret this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