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企业怎样才能走得更远?管理赋能受关注
科创企业怎样才能走得更远?管理赋能受关注
以管理赋能科创企业日渐受到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复旦青年创业家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孙金云18日接受采访时指出,技术转化的最大障碍是科学家的理念和认知。只有掌握先进技术的科学家、科技创业者认识到商业价值,并且愿意拥抱这些价值、补上“短板”,技术的最终转化成功率才会提高。
这位学者指出:“今天提倡科创,并不是反对商业模式创新,而是给过去十几年唯商业模式、创新至上的互联网创新的时代补上短板,只有两条腿齐备,才能够飞快奔跑。”
记者17日获悉,复旦管理大视野暨2021“聚劲杯”创业大赛启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指出,管理学院实施科创战略是为了以管理赋能科创企业。他期待通过创业大赛将管理知识转化为实践,推动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聚劲杯”创业大赛首创于2004年,大赛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致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业者,鼓励创新思维和视野,通过创业实践帮助参与者及其企业突破竞争壁垒和发展极限。
对于管理赋能科创企业的话题,火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章苏阳表示,未来十年将是以数据驱动的十年,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将构成一个新的通用技术平台。已成功发射21颗微小卫星,完成数十项技术创新的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则直言,商业航天的市场在于通过降成本而带来的新增市场。杨峰直言,在传统航天体系内,从论证、立项,再到研发、测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这些都是商业和科研所无法承受的时间成本。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汤哲辉则指出,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科创型创业者在财务预算、现金流管理等方面往往有所欠缺。他认为,对于科创型企业而言,一是要合法合规经营,二是注意持续经营。对于创业者来讲,看清大势,关注经营,管好内部管理,并直言,可以通过合伙制的施行,实现科技与资本完美结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大学MBA项目主任冯天俊教授对记者表示,2021“聚劲杯”创业大赛对大赛主题、教育陪伴、评审、激励方案等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大赛鼓励参赛者进行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的组队交流和报名参赛,并新设创业之星奖。据透露,在投融资配套及教育辅导方面,参赛者有机会获得专家一对一问诊、创新头部企业游学、创业园区参访等多种创新创业教育配套活动。(完)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by the editor of this website for the purpose of transmitting more information. I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poi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For content,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send a letter to nh@nhibs.com。This website has the final right to interpret this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