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hai Credit

南海学分

61岁物理老师苦练“狮吼功”3年吼破上千个酒杯

2021.08.28 14:26:12 Author:南海国际教育
Share

南海国际学分银行

 

近日,一位物理老师吼破酒杯的视频引来很多网友赞叹:武侠片里的狮吼功再现!视频中,一位男老师对着高脚杯吼了不到7秒,杯子便在吼声中应声而碎,他笑着说:“让杯子有尊严地破碎。”8月26日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老师朱向阳,他今年61岁,江西赣州人,是一位有着42年教龄的物理实验教师。朱向阳说:“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让物理课更加生动有趣,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

 

为了证明“共振原理”,他苦练出“狮吼功”

 

8月26日晚,谈到网上走红的视频,朱向阳笑着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哪里有‘狮吼功’,这只是在做一个高中物理实验,高中教材上这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称为‘共振’。教科书上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用了一张玻璃酒杯爆裂瞬间的图片。”

 

2001年开始,朱向阳在江西省信丰中学担任物理专职实验教师。对于“共振实验”的原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朱向阳娓娓道来:“酒杯自身有一个固有的振动频率,外界给它一个驱动力,比如声音,当声音的频率和酒杯的频率接近或者相等的时候,杯子就会发生共振,杯壁会产生很强烈的震动,当杯壁本身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破裂,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理。”

 

2014年暑假,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外国小朋友成功完成了空口吼裂酒杯的实验,因此便萌生出将这个实验搬到课堂上的想法。朱向阳买来了高脚杯,但对着杯子吼了很长时间,杯子都没有碎。

 

朱向阳说,虽然实验看着很容易,但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2018年暑假,朱向阳偶然到超市看到有薄壁的酒杯,便又想起了这个实验。他随手买了两个酒杯,想在学校再次尝试利用共振原理空口吼碎酒杯的实验。

 

“当时完全凭喉咙发声,没想到第一个酒杯很快就被吼破了。”回忆起第一次吼破酒杯的场景,朱向阳说,当时只用了5分钟。

 

实验成功后朱向阳信心倍增,但是第二个酒杯,他花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吼破,直到嗓子哑了才放弃。此后的10天里,朱向阳的嗓子根本吼不出声音。等到嗓子恢复后,朱向阳便又接着尝试。在他的努力下,第二个酒杯终于被吼破了。就这样,两年间朱向阳不断地进行这个实验,但成功率总是不及五成。2020年疫情期间,闲在家的朱向阳又从网上订了300多个酒杯做实验。他说:“宅在家里每天都吼杯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己才总结出吼破杯子的经验。”

 

两个多月后,朱向阳把所订的300多个杯子全部吼破,也逐渐明白了其中的技巧,原来实验的成功不光和自己的声音有关,与酒杯也有很大关系。他说:“我的声音适合共振频率在600HZ到800HZ之间的酒杯,并非任何种类的酒杯都能吼破,酒杯的杯壁厚度约0.8毫米、口径约70毫米的酒杯能轻松吼破。”

 

3年吼破上千个酒杯 他可是实验创新能手

 

从2018年至今,朱老师对于吼杯子的实验一直勤加练习,他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到现在为止,他已吼破了1000多个杯子,他笑着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如今这项实验的成功率已经接近100%,一个酒杯只需要吼三到四次就会破裂,最多只需要两分钟就能成功。”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名专职实验老师,朱向阳当然不仅仅专注于这一项实验,他在学校里还是有名的实验创新能手,“学校老师参加各级教师大赛的实验道具,很多都是我设计的,在比赛中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名次。”

 

在信丰中学,有一间教室专门用来陈列自制的实验器材、教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朱向阳自己设计并制作的,“实验道具所用到的材料,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者是一些废弃物,都是用的大家身边非常熟悉的一些物品来进行拆分重组,完成后再用于教学的。”

 

朱向阳在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生涯中发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仅靠语言表述,很多规律和概念很难让学生理解到位。他说:“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很重要的途径。”

 

退休后又被返聘 利用短视频科普物理知识

 

1979年,朱向阳成为一名乡村代课老师。2021年,本应退休的朱向阳又被学校返聘,继续做一名专职物理实验老师。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他乐在其中。他说:“实验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很享受做实验的过程,并不觉得是一个负担。做实验时我不会胡思乱想,会减少很多烦恼。”

 

最近,沉迷于物理实验的朱向阳也喜欢上了抖音短视频。他在工作之余将一些实验小视频发到网络上,收获了33万粉丝、300余万网友点赞。其中纸杯留声机的实验视频更是获得了184万网友点赞。

 

朱向阳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还有两个微信群,群里有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老师和物理爱好者,“我们在群里面经常进行实验交流,也有很多老师向我请教空口吼杯子的实验技巧,我也会主动分享。”为了提高群友的兴趣,有时朱向阳还会拿来盆、鱼缸等容器进行实验。

 

“我并不是要通过发布视频获得流量,主要是为了把所做的实验用视频保存下来,同时也和网友交流分享实验的乐趣。”随着粉丝数量逐渐上涨,朱向阳也感受到身上担负的责任更重了,“粉丝多了一点,影响力也就大了一点,也想利用短视频对大众进行科普,尽量让大众了解科学知识,同时通过这些实验视频对物理老师有所启发,在教学上有一定帮助。”

 

朱向阳表示,对于网友的留言,他也会积极回复。谈到以后的打算,他表示会继续做这些实验,争取能够帮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我也想凭自己微小的力量来为我们物理实验教学贡献一点力量。”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by the editor of this website for the purpose of transmitting more information. I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poi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For content,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send a letter to nh@nhibs.com。This website has the final right to interpret this statement.

Source of material:Nanhai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