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内陆港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
加快内陆港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
加快内陆港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以内陆港为抓手,做强内循环、做大外循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新货运物流中心
枣庄市薛城区依托位于常庄街道境内的铁路货场资源,利用常庄街道国有投资公司平台,全力推进山东港口枣庄内陆港项目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00余亩,总计划投资3.3亿元,于2019年5月启动建设,1个月完成项目用地附着物清理,3个月建成监管区核心功能区,半年整体建成投入运营,随后不到1个月,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2019年9月26日,山东港口集团枣庄内陆港项目启动运营;2020年1月2日,举办枣庄海关多式联运监管站开通仪式;2020年6月30日,首列“齐鲁号”枣庄—莫斯科中欧班列开行……枣庄内陆港从无到有,使沿海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实现内外贸货物吞吐量5.7万标箱,打造成为立足鲁南、辐射鲁苏豫皖的货运物流中心。
货运量实现有效提升
枣庄市薛城区常庄街道位于城乡接合部、薛城经济开发区驻地,辖区内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用地需求量大。
街道紧抓青岛港海关监管区建设契机,通过认真研判分析,确定了“一合二、二容一”的思路,将枣庄西站铁路货场区与海关监管区、山东港口集团内陆港区进行有效衔接,打造“三区合一”新模式。既能解决常庄街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用地难问题,也大幅增加了枣庄西站与青岛港专列货运的往来,带动了枣庄西站货运量的有效提升,促进了青岛港各项功能向内陆腹地的有效延伸,铁路货场集装箱运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随着辖区资源配置逐步优化,青港物流公司、港易通公司等20余家外贸物流服务企业纷纷来此投资发展,辖区外贸出口量大大增加,有效提升了枣庄在鲁西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中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人口就业。2020年,枣庄内陆港海铁联运专列发运量达11120车,集装箱运量达22340标箱。
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枣庄内陆港按照海关总署关于内陆港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拆装箱仓库、海关监管仓库等设施,并具备便捷通关、内贸全程、外贸全程、国际贸易等功能,实现出口商品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项目搭建一站一门一网式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智能卡口系统、海关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无线网络信息技术系统等,可实现火车运输和公路运输的智能化监控、信息无缝对接,促进了海铁联运业务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该项目依托现有的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内河港口等,着重发挥“公—铁—海—水”多式联运优势,枣庄地区外向型企业将直接在内陆港办理外贸进出口相关事宜,在薛城就能享受“预渡柜”免费堆场和“以柜代仓”服务,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可以降低10%—15%。
“枣庄号”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不仅可以门到港运输,还可办理订舱、报关、报验、分装、配送、存储、中转等一揽子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生产企业、外贸公司和区域经济三方共赢。
薛城区借力多式联运资源、区位优势,联合铁路、公路货运代理企业,从公铁、水铁等多式联运物流市场入手,努力开辟新货源,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和新业务持续增长。同时,薛城区常庄街道办事处正与相关企业洽谈磋商,拟建设枣庄临港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满足枣庄市及周边地区对保税业务的需求,以增加财政收入,推动本地外贸发展。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by the editor of this website for the purpose of transmitting more information. I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poi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For content,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send a letter to nh@nhibs.com。This website has the final right to interpret this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