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hai Credit

南海学分

从加油、充电到光伏、储能 滴滴内部这个最神秘低调的业务胜算几何?

2021.04.28 10:05:12 Author:南海国际教育
Share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从加油、充电到光伏、储能 滴滴内部这个最神秘低调的业务胜算几何?-南海国际学分银行


“造车”之后,滴滴在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再传新消息。


4月27日,滴滴旗下小桔能源正在招聘光伏、储能相关领域的人才和专家,其中包括电池储能专家、能量调度策略专家、光储充实验室负责人等岗位。很明显,小桔能源正在着手新业务。


在此之前,小桔能源包含小桔充电和滴滴加油两个业务,而此次面向光伏、储能两个领域的招聘,也意味着小桔能源正在向更深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接近滴滴方面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透露,未来,小桔能源将会在分布式光伏、电化学储能、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进行企业合作、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探索,逐步在用户端实现能源供给和使用的匹配优化。


作为支撑滴滴整个出行业态的基础设施,小桔能源被认为是滴滴从出行平台向产业链纵深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业务,同时能在滴滴内部同网约车、顺风车、代驾、货运以及D1定制车等内部业务产生协同。


如今,小桔能源在充电、加油之外低调布局光伏、储能业务,这意味着小桔能源正在谋划更大的业务生态,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滴滴在能源业务上的野心。


首次涉足光伏、储能领域 小桔能源战略规划曝光


作为滴滴内部最为神秘且低调的业务,小桔能源一直以来不仅被认为是滴滴未来实现“0188”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也被认为是滴滴未来最有前景的业务之一。


招聘信息中提到,小桔能源定位能源零售平台,覆盖加油、充电、加气、光伏、储能多种能源形态,未来将打造“TOP1的能源平台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能源公司”。


而招聘岗位包括电池储能专家、能量调度策略专家、供应链运营专家、光储能实验室负责人等,工作内容包括“负责光储充项目的市场开拓及研究落地”等。这也意味着小桔能源正式进入光伏、储能行业,并进行相关产业的研发落地准备。


4月6日,滴滴旗下小桔加油正式更名“滴滴加油”。在滴滴出行app中通过点击“加油/充电”功能,能看到小桔加油已变更为“滴滴加油”,原小桔加油小程序也已更名为滴滴加油,这也向外传递出滴滴对原有的能源业务更加重视的信号。接近小桔能源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滴滴加速从出行平台向汽车产业链的延伸的一个表现。


而选择在此时布局光伏、储能等更深入产业链的业务,有业内人士表示,背靠滴滴的业务,小桔能源既有电池供给又有用电场景。一方面,滴滴体系内的网约车、电单车车队每年会退役数量巨大的锂离子电池,可以通过梯次利用的形式为充电侧储能提供充足且环保的供给。


“滴滴的能源业务首先进入的是能源零售端,包含充电、加油以及加气的业务,随即进入光伏、储能领域。这个行业非常大,能源数字化迎来黄金发展期,滴滴也在布局更大的能源产业链。”上述接近小桔能源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滴滴出行生态再度扩张


近年来,滴滴在地图、自动驾驶、代驾、货运、橙心优选、能源等业务加速布局,早已在网约车的基础上延展出一副更大的出行生态。


从加油、充电再到如今的光伏、储能,滴滴在能源领域还有多大的机会?滴滴对于光伏、储能的布局又能为平台带来哪些增量空间?


据内部人士透露,小桔能源可以利用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手段,将千里之外的资源搬到商户和消费者面前;同时,利用电化学储能装置可以将夜晚波谷时间的便宜电力“下载”到电池中以备日间使用。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依托滴滴积累的大量数据和算法模型,平台可以调度、鼓励车辆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方充电”,大大减小电力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错配,用户侧降低充电成本、提升体验,同时降低新能源车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


“滴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营运车辆平台,为5.5亿用户提供网约车,其自有汽车业务占据了国内市场车辆能源消耗的30%左右。滴滴和自有汽车业务结合,对于能源网络布局有绝对的优势。”除此之外,滴滴生态内有3000万司机和1亿有车乘客,这些自带的天然流量池,也将降低拉新成本。


不过从汽车服务领域来看,除了传统参与者,巨头早已看到车后服务和新能源领域背后的巨大市场机遇,而在当下,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汽车与交通转型充满机遇与挑战,滴滴的这个新能源故事能否讲好,也有待市场的检验。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by the editor of this website for the purpose of transmitting more information. I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poi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For content,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send a letter to nh@nhibs.com。This website has the final right to interpret this statement.

Source of material:Nanhai group